海安教育 |
來源: 點擊數:2149次 更新時間:2019/6/1 16:27:59 |
海安自古人文薈萃,素有崇文尚教的優良傳統。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青墩先民就在這里托起江海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北宋年間,著名教育家、胡瑗在此創辦鳳山書院。近代以來,海安先后走出著名愛國人士、民國江蘇省長韓國鈞,中國“組合數字”研究鼻祖楊冰,“《新華字典》之父”魏建功等賢人名士。
學校布局:共有中小學幼兒園128所,其中:獨立成型園47所,完全小學46所,初中25所,普通高中6所,職業高中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另有成人教育學校(社區教育中心)10所。 學生情況:共有中小學生87265人,其中:在園幼兒15667人,小學生34569人,初中生18045人,高中生11401人,職校生10647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100人。 師資情況。在編在職中小學幼兒園教職工7586人,專任教師中,幼兒園大專以上學歷100%,小學本科以上學歷89.15%,初中本科以上學歷99.23%,高中本科以上學歷99%,研究生學歷9.14%。 多年來,海安構建起涵蓋從學前教育到成人終身教育的優質完備的縣域教育體系,各級各類教育齊頭并進、高位發展,海安教育早已成為讓海安父老鄉親引以為豪的一張靚麗名片。海安教育總體來看,呈現出:發展氛圍好,體系結構優,內涵質量高、榮譽品牌多等特點。 縣域教育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運用辯證思維,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在我們的工作中,體現出了以下三個“加法”,三個“辯證”。 加法一:事業發展的辯證——“質量優質+事業均衡”。 一方面,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鞏固和擴大海安教育在全國、全省和全市的質量優勢;另一方面,均衡配置教育資源,讓全縣人民共享優質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均衡和優質“魚和熊掌”兩者兼得,既讓所有的孩子享受大致相當的教育,又不因為均衡而犧牲質量,搞低水平的平均主義。 加法二:履行職能的辯證——“發展教育+服務經濟”。 一方面,海安教育緊緊依靠地方政府的堅強領導,爭取更多投入和支持,做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惠及千家萬戶;另一方面,我們滿懷感恩之心,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時,努力做好各項工作,特別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地方經濟發展輸送更多的技能人才,助力地方經濟的騰飛,使地方經濟有更多的投入來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實現教育與經濟社會良性的互生與互動。 加法三:管理藝術的辯證——“嚴格管理+人文關懷”。 一方面,堅持依法治教、嚴格要求、嚴格管理,把促進人的成長、成才、成功作為最大的人文關懷,把嚴格要求作為最好的人文關懷,時刻牢記: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關心,關心要有愛心;另一方面堅持以人為本、人文關懷,充分理解、信任、支持、關心每一個員工,特別是關懷生活較為困難的教職工。
關鍵詞一:促進事業發展 一是爭取最大支持,形成教育保障機制 二是推進重點工程,擴大優質資源覆蓋。 三是升級教育裝備,提高智慧教育水平
實施素質教育 一是精神立人。開通智能、情感、精神“三條通道”,以智能培育智能,以情感感染情感,以精神喚醒精神。我們認為,全面多元的德育目標不僅包括道德認識、思想品德、法治意識,更要確立大德育觀,指向理想、心態、意志、情感等層面,最終表現在行為習慣上,我們尤其突出學會感恩、意志堅強、自覺自為的內在品德目標的實現。
我們把“心育”放在德育工作的基礎地位,變“心育為德育的附庸”為“心育為德育的龍頭”。我們編印了多套心理健康教材,培養心育“種子”教師,拍攝心理健康微視頻,組織心理輔導專家在全縣中小學巡回輔導、演講。 “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把習慣養成教育作為深化素質教育的突破口,通過團隊攻關,細化了學習習慣養成序列,研制教材,根據習慣養成螺旋生長的規律,將學習、生活、交往等三大類九個方面二十一種習慣分解到基礎教育的各個學段,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學生的德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專設家長學校,構建服務網點,搭建網絡平臺,把廣大家長的思想統一到學校的德育規劃上來,把家長的行動統一到學校德育軌道上來,把家長的行為矯正到民主科學的方向上來。
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確保每天鍛煉一小時。各學校開展跑操每天不少于兩次,每次不少于20分鐘。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習慣養成主題教育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和綠色上網活動,舉辦每年一屆綜合性校園藝術節、科技節和讀書節,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完善社團活動機制,加強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發揮縣少年宮主導作用,豐富留守兒童閑暇生活。提高社團建設水平,實行規范化管理,實現校校有社團,校校有特色,人人進社團,人人有特長。
構建從幼兒園到高中前后相繼、環環相扣、層層把關的質量監控機制,實現基礎教育各階段、立體化的“全程協同”,實現質量監管的全覆蓋,不讓一個學段“短板”,不讓一個學科“貧血”,不讓一個學!暗絷牎。采取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義務教育階段學業水平測試的模式,對小學教育質量進行抽樣測試和問卷調查。我們借鑒英美等國的做法,初中以小學畢業考試成績轉換成等級為依據,實施“合格率+增值”評價;普通高中以中考成績為依據,考核各完中增值情況和對全縣高考成績的貢獻度。
一是三項研修。我們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工作,通過個人研修,校本研修,骨干研修三項研修,引領教師在閱讀中積淀底色,在教學中積蓄底氣,在研討中積淀底蘊,努力培育教師的文人氣、書卷氣、學者氣。 海安培養了一批全國知名特級教師,無論是交流到南京、北京等地的華應龍、蔣建華、仲廣群、賁友林等,還是依然堅守海安教育的錢俊元、董裕華、許衛兵、徐金貴等,都成為海安“優秀教師群”崛起的標桿。 “三飛工程”。近年來,海安大力實施雛雁起飛、領雁高飛、群雁齊飛“三飛工程”,建成了一支新老相濟、結構合理、精于教書、長于育人的教師隊伍,像雁一樣前行,為海安教育質量的持久優質提供了堅強的保證。
更令我們引以為豪的是,在省學業水平測試的多次學生調查中,海安的孩子負擔最輕,睡眠時間最長,運動時間最足。我們讓老師走進題海,讓孩子走出題海;我們向課堂要質量,限時講授,精講精練,提高教學的目標意識、強化教學的學科意識,拓展教學的課程意識,有的放矢,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海安鍛壓機械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