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輪建設中,江蘇境內新建鐵路8條。建成后我省13個省轄市將全部開通速度在200公里(含)以上的高鐵動車,全省44個縣(市)將有26個通上高鐵,部分省轄市實現高鐵縣縣(市)通,未來沿江八市到上海最多不超過2小時。
滬通鐵路自寧啟鐵路平東站引出,沿九圩港西側至南通捕魚港附近跨越長江至張家港,往東經常熟、太倉,在太倉分出兩支:一支往南接入京滬鐵路安亭站,另一支向東南經楊行站后引入浦東鐵路。滬通鐵路南通至安亭段率先開建,為客貨兩用鐵路。設計速度200公里/小時,建設工期為5年6個月。
滬通鐵路北接新長鐵路、連鹽鐵路,還有青島至連云港的青連鐵路。滬通公鐵兩用大橋啟用后,長江南北鐵路在長江口實現貫通。今后,部分途經上海的列車將從滬寧線直接分流到滬通線,經寧啟線、新長線開往全國各地。連云港到上海時間減少一半,整個山東半島進入上海的時空距離都將大大縮短。
新長鐵路鹽城至海安段,新建線北接連鹽鐵路,南接上海,設計時速200公里。這條鐵路是我省沿?焖勹F路中的重要一環。目前從泰州乘火車去南京,正常用時為2至2.5小時,南京到南通則要5個多小時,寧啟鐵路復線通車后,泰州至南京的運行時間在1小時左右,寧通間提速至1小時50分鐘。寧啟鐵路二期建成后,啟東、海門可進入國家高速鐵路網,不再偏居一隅。
隨著蘇北鐵路的“短板”拉長,整個江蘇鐵路線路走向將呈現“北進南下,西連東出”放射狀脈絡,為江蘇,尤其是蘇北和沿海發展創造更好的基礎條件。南京、徐州等傳統鐵路樞紐地位更為突出外,淮安、揚州、鎮江、海安都將成為綜合交通樞紐。
高質量發展作為海安未來一個時期最鮮明的導向,對各項工作提出了指導性要求。具體到交運局,就是要推動實現海安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
做好這項工作,我們一是有基礎,經過十幾年快速發展,海安交通已經邁上了一個新的能級,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絡基本成形,并在區域競爭中具備一定的優勢。
二是有能力,目前海安交通運輸事業發展質態良好,不少工作已經走在了江蘇省、南通市前列。
三是有信心,多年的實踐證明,交通隊伍是一支勤勉敬業、踏實肯干、團結奮進的隊伍,能夠將交通運輸事業持續推向前進。我們將聚焦高質量發展,聚力高水平提效,以高度的使命感抓機遇、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為推動海安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貢獻力量。
一是聚焦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交通運輸現代治理體系。對標“城鄉建設高質量”,以“補齊短板、互聯互通”為導向,打造外聯內暢、公鐵水聯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產業高地、幸福之城”建設提供堅強的支撐保障;對標“經濟發展高質量”,以“多式聯運、集約發展”為導向,加快構建運輸成本更低、運輸效率更高、輻射范圍更廣的現代物流系統,服務海安裝備制造業、現代農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對標“人民生活高質量”,以“公交優先、暢通安全”為導向,努力建設更加便捷普惠、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的出行服務體系;對標“生態環境高質量”,以“綠色低碳、潔化美化”為導向,加快打造更加節能環保、生態優美的交通環境,讓交通干線成為美麗海安的第一窗口;對標“隊伍建設高質量”,以“改革推動、創新驅動”為導向,推進交通綜合執法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系統運行機制,有效激發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對標“文化建設高質量”,以“信念引領、凝聚人心”為導向,打造交通文化,融鑄交通精神,講好交通故事,爭當最美交通人,傳播交通正能量。
二是聚力高水平提效,不斷提升交通運輸綜合服務能力。具體來說,一是體現助推經濟發展的高效益。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省“1+3”重點功能區戰略深入實施,長三角城市群、揚子江城市群規劃加快落地,海安面臨著多重國家和區域戰略疊加機遇。我們將以構筑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抓手,扎實做好海啟高速、鹽通高鐵、通揚線航道等一批公鐵水交通重點項目建設。在擴大高品質交通基礎設施供給的同時,鼓勵發展貨運多式聯運、客運零距離換乘新型業態,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綜合功能和投資效益,加快發展要素聯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為海安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發揮積極的驅動和引領作用。二是體現服務民生需求的優效能。我們將主動適應人民群眾和企業對交通運輸高品質、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優化我市交通運輸資源配置,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綜合運輸的系統優勢,著力構建城市公共出行多元化體系,著力推進交通物流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行業本質安全,著力加快綠色智能發展,不斷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條件和水平。我們將統籌抓好交通運輸行業生態環境保護,做好污染防治攻堅交通整治任務。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辦好交通為民辦實事項目,推進農路提檔升級和危舊橋梁改造。加快運力結構轉型升級,實施平安交通建設行動,狠抓公共交通行業從業規范。拓展智慧交通服務功能,研究探索交通運輸行政管理、行業發展和民生服務新模式。三是體現交通隊伍建設的好效果。我們將把紀律教育、紀律遵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常態化的作風效能建設督查,強化目標責任意識,激勵擔當作為追求。整合交通執法資源,推進法治交通建設,開展交通行政執法質量檢查和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實現交通依法行政能力新的提升。
大興學習之風,營造鉆研氛圍,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坐下去、動起來”等各種措施,加強執法隊伍培訓力度,造就一支高素質的交通運輸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全力實現爭先晉位邁出新步伐、破解難題取得新進展、追趕超越見到新成效,推動發展邁上新臺階。
|